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
#緬甸街 #街區導覽 #飲食文化體驗 #私廚料理 #新住民文化
「鳴個喇叭!緬甸街」:探索新北中和獨特的緬甸聚落
新北中和華新街因許多緬甸華僑移居,經年累月形成了獨特的緬甸聚落。短短一條街上的餐飲、語言跟氣息,乘載了緬甸人無可取代的家鄉記憶。「鳴個喇叭!緬甸街」以在地人視角梳理緬甸街的移民史、生命故事、在地文化,大聲介紹台灣這塊充滿文化的聚落,記錄下一個時代在此落地生根。
華新街,平常大家又叫它「緬甸街」,位於新北中和南勢角,是一條聚集緬甸移民的街道。1960年代,緬甸發生大規模排華事件,許多緬甸移民移居台灣。當時因為中和工廠多、工作機會多,大家口耳相傳在華新街落腳,形成了獨特的移民聚落。短短一條街上的餐飲、語言與氣息,對於緬甸移民來說,都是無可取代的家鄉記憶。
2018年創立的「鳴個喇叭 Mingalar par!緬甸街」致力於紀錄這個社區的共同記憶,從在地人的角度,推出地方刊物、導覽、市集、Podcast等多元媒介,希望介紹這個對許多人來說仍相當陌生的「小緬甸」,成為台灣與緬甸社群的文化橋樑。
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由 3 個人所組成──楊萬利、姚羽亭以及江婉琦。楊萬利是緬甸華僑,從10 歲舉家搬遷來臺;姚羽亭在大學時期做過東南亞、移工的相關研究;江婉琦則在工作室中擔任採訪撰稿和繪圖的工作。 在臺灣,許多人會對緬甸街感到陌生,又或者是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,在網路和報章雜誌上也鮮少有能夠了解緬甸街的管道,於是這個
3 人團體後來成立了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,以「街上的美食和居民故事」為主,出版中緬雙語雜誌、導覽、展覽等形式,繼續在緬甸街深耕。不只用文字認識緬甸文化 鳴個喇叭曾經舉辦一場「緬甸街散步運動」,這場運動分為文化、散步、美食3 個路線,以飲食文化插畫展和街區聲音導覽的互動方式,使參與者在散步的過程中認識緬甸文化和品嘗緬甸美食。為了能夠更貼近緬甸街,她們利用類似美術館影音導覽的模式,讓大眾能夠親身體驗那些她們在緬甸街雜誌中書寫的文字,也讓緬甸文化不再遙不可及。
主辦單位
雄獅旅創育成股份有限公司
指導單位
經濟部中小企業處
支持單位
RTM泛旅遊、雄獅集團
© 2022 NextT旅創育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